中国经济:2021年GDP增幅8.1%,四季度增幅走低引发关注

去年12月中国首艘国产大型豪华邮轮于上海外高桥造船厂成功实现坞内起浮,进入内部装修阶段。

本周一(1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全年经济同比增长8.1%。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4.0%。其中四季度增幅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3.6%,但为2020年二季度以来最低。

8.1%的全年增长率略高于路透社预估的8%,也高于年初中国政府确定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年度增幅显著高于中国疫情前6%左右的增长率。

该数字受到“低基数效应”的影响,比如2021年一季度达到18.3%,背后的原因是由于2020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受到疫情打击,罕见地下降6.8%,因此使2021年一季度同比增速看起来偏高。

此外,经济学人智库(EIU)经济学家苏月提醒,在解读现在的经济表现时,还需要考虑到上个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将2020年的实际GDP增长率从2.3%下调至2.2%,这也降低了2021年的基准数字。

不过,以疫情前为基数计算增长率,计算两年平均增长率则可剔除掉低基数因素。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和2021两年平均增长5.1%。

回顾历史,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30年,平均年增长率在10%左右的高位。2012年开始下降到7%-8%区间徘徊,“7时代”持续了四年。2016进一步减速,进入“6时代”。

而在疫情影响下,2020和2021的平均经济增速也已经跌入“5时代”,多个经济学家和机构预测2022年,中国经济还将在5%-5.3%的低位徘徊。

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2021年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主要指标实现预期目标。

不过,中国官方对经济困境并不讳言,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把三重压力描述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而预期转弱背后,中国迟迟无法摆脱疫情影响,回归常态,成为笼罩在中国经济头顶的阴霾。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认为,2021全年8.1%的增长速度基本符合预期,但经济逐季快速走低,特别是四季度4%的中低速增长属于近年来十分罕见的较差表现,其蕴含的经济下行压力之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内需不足是当前稳增长的最大“拦路虎”。

具体而言,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认为,拉低经济增速的主要是内需,即投资和消费。投资是受到基建和房地产的拖累,消费主要是受到国内疫情散发的影响,线下消费没办法真正恢复。再加上汽车消费受芯片短缺等的冲击,住房相关消费也比较弱等等,这种趋势今年上半年预计还会持续。

出口强劲

经济学家通常把经常把投资、消费、出口,看作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去年,中国的“三驾马车”中,出口“一马当先”成为拉动经济的主动力。根据中国统计局数据,去年中国进出口39.1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出口21.7万亿,增长21.2%。中国去年实现贸易顺差4.37万亿元。

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的出口一路高歌猛进,截至目前实现连续六个季度正增长,使中国贸易规模在全球的占比达到历史峰值。

过去两年中国执行旨在清零的防疫措施,供应链在疫情期间表现出很强的稳定性。这些原因使企业们做出最符合利益的决策——让订单回到已经全面复工的中国。

换言之,中国今年的出口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欧美疫情严重导致的产能缩减,使订单转移到中国,即“替代效应”。

投资孱弱

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4.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3.9%。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投资增长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仅增长0.4%,制造业投资增长13.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仅为4.4%。

这意味着,中国没有像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四万亿”计划一样,大幅增加基建投资和刺激房地产市场。

2008年底,中国发改委突然放松审批条件,密集批复同意了28个城市的地铁规划,投资超过1万亿元。事实上,“四万亿”中45%投向了公路、铁路、机场和城乡电网。与此同时, 中国政府下调购房的契税,免征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并下调购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款比例。

不过当年的举措被认为是“饮鸩止渴”,放大了杠杆率和产能过剩的问题,此后多年中国不得不承受“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带来的痛感。

当年在金融海啸中用于提振中国经济的基建和房地产,在这一轮经济复苏中却都被抑制。

不仅去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仅0.4%,房地产业的信贷环境也被大幅收紧,全年投资增长4.4%,低于经济整体增长3.7个百分点。

Getty Images

消费受到疫情打击最大,恢复速度则最慢。图为成都市春熙路商业街。

消费孱弱

在疫情影响下,消费受到的打击最为直接和剧烈,恢复速度则最慢。

苏月称,2020年疫情对消费影响很大,很容易被低估,

根据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5%。虽然增幅超过GDP整体增幅,但需要考虑到2020年消费复苏较慢——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正增长的情况下,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下降3.9%,成为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

在2020年的低基数效应下,中国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才实现12.5%的增长,两年平均增长率仅有3.9%。

分月份看,去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1.7%,远低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的3.7%,创2020年8月以来最低。

2022中国经济展望

苏月表示,目前的经济数据并没有反映12月下旬中国国内蔓延的奥密克戎变种影响,当前疫情反复将及大地影响服务业,特别是线下消费和运输。考虑到封锁和公众对奥密克戎的担忧,2022年最大的下行风险还是在消费方面。

疫情迟迟不散,使中国政府不得不考虑“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和刺激经济的手段。苏月认为,鉴于民营企业的孱弱,政府的刺激政策没有看到足够的效果。2022年,中国对科技企业的打压和“碳中和”的持续,这些问题将继续存在,拖累民间投资,导致就业形势和收入增长恶化。

王军则有不同观点。他认为,消费和投资比较疲软的情况在2022年将会有所改善,预计消费增速大致在5-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在4-6%左右,其中基建投资增速或反弹至5-6%左右,出口增速维持在5-10%左右。

“我们认为,即使面对奥密克戎变种,至少在2022年上半年,中国将保留其‘清零’政策,这会破坏经济和供应链。尽管中国的进出口在2021年打破纪录,但2022年的前景仍然被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来带的风险所笼罩。鉴于这些挑战,我们预计政府将在财政和货币宽松上更加积极主动,但效果要到2022年现半年才能够看到。”苏月称。

出口或许在新一年难以继续“高歌猛进”的势头。唐建伟认为,出口增速差不多见顶了,一是因为去年基数很高,而且随着全球供应链的逐步恢复,出口订单会回流到原来的产地;二是涨价因素也在退潮。随着全球通胀的退却,去年支撑出口的量和价都会回落,所以今年出口增速预计将边际放缓。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